明人分调编次观与唐宋词的分调经典化
【出 处】:《
文学评论
》
CSSCI
2016年第0卷第1期 193-202页,共10页
【作 者】:
叶晔
【摘 要】
唐宋词的经典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明三百年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并非只有词籍整理那么简单。在元代词乐失传的情况下,明人对整个词谱谱系进行了重新建构,形成了一套建立在线性思维基础之上的定字分调的编次观念。由此形成的"例词"概念之于明清词学的重要性,绝不亚于"乐调"概念之于唐宋词的影响。至嘉靖、万历年间,词谱、分调词选的大量编纂和刊刻,成为唐宋词分调经典化从自发走向自觉的关键一步。而晚明四大分调词选的出版,更成功地将唐宋词分调经典的塑造上升到了美学层面的高度。现今对分调经典的考察,应与分家经典、分类经典一起,共同构成唐宋词经典研究的多维图景。
相关热词搜索: 唐宋词 经典化 词学筌蹄 类编草堂诗余 词乐 宋词经典 明代词 崔词 明词 金奁集
上一篇:论明清小说寓意法命名的内涵与特点
下一篇:子夏的思想特征及其家学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