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纾对莎士比亚的接受及其文化意义
【出 处】:《
文学评论
》
CSSCI
2016年第0卷第1期 31-35页,共5页
【作 者】:
李伟昉
【摘 要】
林纾翻译的《吟边燕语》,是中国以完整的戏剧形式并用白话文翻译莎士比亚作品前最重要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翻译,对推动莎士比亚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林纾把莎士比亚理解为一个"好言神怪"的传奇诗人,这种理解长期以来被普遍认为是误读。其实,林纾对莎士比亚的这种解读有其明确指向性,旨在借莎士比亚的传奇身份表达对国内一些维新之士为学西方而否定自身传统倾向的不满,认为任何求新与发展不能以丢弃自身文化传统为前提和代价,守护文化传统应该是中西方国家赖以发展、共同遵从的规律,从而彰显其坚守传统文化的立场。
相关热词搜索: 戏剧形式 燕语 传奇作品 中西方国家 小说类型 变异现象 为学 接受者 立义 新乐府
上一篇:村庄里的中国:赵树理与《三里湾》
下一篇:以洋孝子孝女故事匡时卫道——林译“孝友镜”系列研究兼及五四“铲伦常”论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