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运动与“民间”的形式——以“五卅”前后的《民众文艺周刊》为中心
【出 处】:
【作 者】:
袁先欣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
【摘 要】1924-1925年间,《京报》副刊之一的《民众文艺周刊》在五卅运动的压力之下,发生了数次转型,试图以文化来把握民众。《民众文艺周刊》的转型尝试,显示“五四”后的文化运动面临逐步高涨的社会运动形势时,仍旧试图在坚持原有逻辑下,通过自我调整汇合于社会改造的大目标;其种种实践的成败,则暴露了诞生于“五四”氛围中的文化运动模式本身的能量根源及限度所在。
相关热词搜索:
文化
运动
“民间”
《民众文艺周刊》
“五卅”
上一篇:英雄何处不相逢:《水浒传》对现代通俗小说的影响
下一篇:“何谓阅读鲁迅?”——中野重治《一个秋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