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现代性”与相关问题——论竹内好对《倪焕之》的翻译与解读
【出 处】:
【作 者】:
董炳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摘 要】竹内好在1943年的战时日本翻译出版叶圣陶的长篇小说《倪焕之》并撰写《译者序》。他从小说中阐发出来的“内在现代性”,是其1948年的长文《何谓“现代”》阐述的、用鲁迅代表的“东洋的抵抗”思想的先声,并且是其“现代的超克”思想的组成部分。竹内通过自己的阐释,使《倪焕之》与战时日本的“现代的超克”发生关联,同时又无法回避《倪焕之》的反日元素与战时日本的冲突,因此用改写或删节的方式解决。战后对译本的修订与解说,则体现了战后民主主义精神。竹内好对《倪焕之》的译介,在中国新文学与现代日本之间建立了另一种复杂关系。
上一篇:“何谓阅读鲁迅?”——中野重治《一个秋夜》研究
下一篇:“道德叙事关怀”:从利维斯到夏志清——论《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西学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