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术史中的“教外别传”——陈寅恪“以文证史”法新探
【出 处】:
【作 者】:
张伯伟
南京大学文学院
【摘 要】在陈寅恪看来,现代学术史上的新旧两派,“旧人有学无术,新人有术无学”,其结果则是“两无成”,而其自我认知和研究实践表明,他从事的是“不古不今之学”。陈寅恪的学术研究方法,最具特色的是“以文证史”,他对此既重视又自信,显示了“不古不今”的特色。前人对这一方法的认知,多从中国传统寻找其渊源,且不认为是其新创。实际上,陈寅恪学术方法的形成,绝非中国学术传统自然演变的结果,而是中国传统与西洋学术嫁接后的产物。就西学渊源而言,有人们熟知的兰克史学,尤其是其中久被遮蔽的“文学层面”的影响;也有人们未曾注意到的布克哈特的影响。通过熔铸中西学术,陈寅恪既开掘新史料,又提出新问题;既不固守中国传统,又不被西洋学说左右,终于在具体研究和方法层面一并完成其“不古不今之学”。当今学术突出的“病症”之一,就是缺乏自身的人文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因此,陈寅恪在这一方面的探索和成绩,尤其值得发扬光大。
上一篇:视觉建构、视觉表征与视觉性——视觉文化三个核心概念的考察
下一篇:最后一页